婚姻家庭指导师,为你的婚姻“把脉”
婚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和婚姻家庭指导师说说。 记者 高宇 摄
婚姻家庭指导师,主要是为那些感情尚未破裂,只因一时冲动而提出离婚的夫妻,提供无偿的婚姻咨询服务。
随着离婚率的持续走高,去年9月,区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专门设了一间婚姻家庭指导室,由3名婚姻家庭指导师轮流“坐镇”,至今,在他们的努力下,41段濒临崩溃的婚姻被成功地挽救了……
本报讯 对于现代人来说,在婚姻这座围城中的一出一进,变得越来越容易。自2003年以来,萧山的离婚率持续走高。面对这样的形势,去年9月,区民政局在婚姻登记处专门设了一间婚姻家庭指导室,3名婚姻家庭指导师轮流“坐镇”,为出现危机的婚姻“把脉”。
至今,在3名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努力下,41段濒临崩溃的婚姻被成功挽救。为了能接待更多在婚姻生活方面有困惑的市民,区民政局想对这支队伍进行扩容:招募志愿婚姻家庭指导师20名。
劝说了4个小时,
来离婚的小夫妻手牵手回家了
3月的一天,一对结婚还不到两年的小夫妻,抱着3个月大的儿子到区民政局离婚登记处要求离婚。“他平时只顾着工作,对我的关心不够多,儿子出生后他不抱也不管……”老婆一边哭一边罗列出老公的种种不是,这些就是老婆要求离婚的理由。
“他们的儿子非常可爱,而且听了女方提出的离婚理由,仅仅只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夫妻俩没有及时沟通导致矛盾越积越多,最终爆发了。其实,他们并不是感情出现了问题,还没有到非离不可的地步。”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瞿丽娜回忆说,“于是,我们把夫妻俩‘请’进了婚姻家庭指导室。”
婚姻家庭指导师黄建波介入后,一直沉默的老公终于向老婆敞开了心扉:孩子出生后,家里的负担重了,我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人,觉得很累;不是我不抱儿子,是儿子出生后丈母娘非常喜欢,我根本没机会亲近儿子……经过黄建波近4个小时不断对夫妻俩进行开导和心理调适,最后出现的画面是:老公抱着老婆和儿子,说了声“对不起”,接着,小夫妻俩手牵着手回家去了。
“对每一对来离婚的夫妻,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事先有个判断,然后有选择性地建议他们去找找婚姻家庭指导师。如果是像上述那对夫妻那样因一时冲动而离婚的,或婚姻还有挽救余地的,我们都会建议他们去和婚姻家庭指导师沟通沟通。”瞿主任说,经过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开导,不少濒临搁浅的婚姻又重新起锚。
离婚当事人“羞羞答答”,
指导师备受冷落
366→452→456→819→948→1132→1404→1534,这是2001-2008年间,萧山的离婚登记数。从这串数字可以看出,2003年是个分水岭。《婚姻登记条例》就是那年颁布实施的,离婚手续的简化也是离婚人数一路攀升的原因之一。
在离婚率一路走高的背景下,去年9月,市民政局启动婚姻家庭指导师志愿者活动,全面推进离婚登记义务劝导机制。黄建波等3位指导师就是那个时候正式到区民政局为婚姻开展“义诊”的。
黄建波拿到婚姻指导师资格证多年,不久前,她对离婚当事人的离婚原因做过一个统计,发现近年来情绪性离婚的人数有所上升。什么是情绪性离婚?“就是那些因夫妻间吵架后缺乏沟通或因一些日常生活琐事要闹离婚的。据我的统计,前来咨询的当事人中,情绪性离婚占了近七成。”在黄建波看来,情绪性离婚只要经过专业人士在适当的时候给些引导,很多婚姻还是可以继续走下去的。
“相对于去年的离婚数来说,近半年来,只有41对夫妇接受咨询,是不是少了点?”面对记者的疑问,瞿主任解释说,一方面由于只有3位指导师,只能保证每周一至周三有指导师坐班;另一方面,很多离婚当事人都是羞羞答答的,不愿意主动去咨询。
对此,黄建波也是深有感触,她说,很多人觉得离婚是件难堪的事,抱着家丑不可外扬的心态,都不愿意咨询。“我们不仅仅是给想要离婚的夫妻进行指导,其实婚前或婚姻生活中遇到什么困惑,都可以来咨询,我们也会给出一些意见建议的。我在这里半年了,从来没有一对登记的小夫妻来咨询的,可能他们觉得不吉利吧。”
期待有更多志愿者加入指导师队伍
据悉,婚姻家庭指导师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那些感情尚未破裂,只因一时冲动而提出离婚的夫妻,在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为其提供无偿的婚姻咨询服务。
瞿主任说,离婚率的不断上升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导致部分家庭解体或者家庭功能丧失,特别是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伤害,给婚姻当事人特别是女性一方的经济和健康也带来一定影响。
为此,区民政局希望更多有从事妇女工作经验、有法律专业知识、有婚姻指导和心理辅导方面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加入到婚姻家庭指导师志愿者的行列中来,帮助更多的人走出婚姻困惑。
|